下消化道出血要做什么检查

2023-07-27 10:35阅读:

手机浏览

下消化道出血需要做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一、体格检查:

主要包括生命体征和全身体格检查,需要监测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同时还需观察是否存在体重下降,以及是否存在皮疹、紫癜、浅表淋巴结肿大、腹部压痛和腹部包块。肛门指诊是下消化道出血常用的检查项目,可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直肠息肉、肿瘤、直肠下血管曲张、脓肿、痔疮、肛裂等情况。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血常规是临床常用的血液系统检查,有利于帮助检查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以便确定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及严重程度;

2、血生化检查:血生化检查主要是为了监测肝肾功能是否正常,并且出血后血尿素氮会增高,有利于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下消化道出血;

3、粪便常规:因下消化道出血量的多少可引起大便性状改变,故通过大便性状可初步判断下消化道的出血程度,若出血较少,也可通过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判断是否存在下消化道出血;

4、凝血功能:因凝血功能是判断止血难易程度的指标之一,有利于帮助判断下消化道出血是否是由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疾病引起的。

三、内镜检查:

1、胃镜:因上消化道出血与下消化道出血具有相似症状,故进行胃镜检查有利于辨别出血部位;

2、结肠镜:结肠镜检查有利于确定大肠病变的部位,有利于及早发现出血点,并进行病理学检测;

3、小肠镜:通过小肠镜能直接观察小肠内病变,可进行组织活检或内镜下治疗,并且对于显性小肠出血的阳性检出率较高。

四、影像学检查:

1、全消化道钡餐造影:全消化道钡餐造影对肿瘤、炎症性肠炎等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利于帮助确定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2、小肠造影:小肠造影检查有利于显示肠腔内外病变,并帮助显示肿瘤的血流情况,对于活动性的下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3、选择性肠系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小肠出血具有定性及定位作用,若选择性肠系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出现造影剂外溢多说明该部位属于出血部位,同时还有利于帮助发现小肠血管畸形;

4、核素显像:核素显像主要用于出血病变的初筛和定位,适用于慢性反复出血患者的检查;

5、腹部增强CT:腹部增强CT有助于发现结肠占位性病变、炎症性病变引起的腹腔内出血,有助于帮助诊断。

分享:

132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