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变性脊柱畸形的治疗方式

2020-04-07 17:35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退变性脊柱畸形的患者多数为退变性脊柱侧弯,退变性脊柱侧弯目前治疗方法大概分为四类,具体如下:

1、保守治疗,解决局部腰疼问题;

2、单纯神经根减压治疗,包括微创、小开窗、局部神经根减压手术;

3、短期内固定手术,建议根据患者脊柱畸形顶点位置,畸形主要并发症涉及位置实施相应治疗,此类患者可能需进行短期内内固定治疗;

4、长节段内固定。

以上四类治疗方法各有利弊,建议患者及时至正规脊柱科医院进行治疗,由专业医师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进行选择。

分享:

299

相关推荐

退变性脊柱畸形是怎么引起的?

"关于退变性脊柱畸形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退变性脊柱畸形是在脊柱退变并失稳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主要是椎间盘和小关节退变、肌肉韧带的退变等,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部分学者认为椎间盘复合体的塌陷导致了脊柱侧方旋转、移位、畸形,也有人认为椎间盘和小关节退变引起椎间旋转和滑移是发生退变性脊柱畸形的始动因素。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脊柱每一个运动节段的活动,都由后方两个小关节和前方的椎间盘构成并完成的。该复合区域结构椎间盘和小关节对于非对称性的退变最终会引起脊柱侧弯、旋转畸形,椎管及神经根管相应会产生狭窄,刺激或压迫神经,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症状。椎间盘的退变,尤其是真空中可能增加旋转不稳定、关节突关节退变使脊柱倾斜、旋转、移位,这种不对称性的退变导致全脊柱负荷不对称分布,不对称分布进一步加重了不对称退变,这种恶性循环导致脊柱侧凸进一步的进展。老年人椎旁肌肉和脂肪纤维化也会引起疼痛、畸形和失平衡。另外绝经后妇女继发骨质疏松,椎体不对称性负荷加重,极易发生椎体楔形变和压缩骨折,进一步增加侧凸发展。骨质疏松不会直接导致侧弯,但在加速侧弯方面却起着积极的作用,以上都是导致脊柱畸形的发病因素。简单的说,构成脊柱的椎间盘,像小关节,作为三关节复合体以及后方的肌肉、韧带等动力装置的衰老、退变会导致脊柱畸形的发生发展,骨质疏松会加速脊柱畸形的发生发展。"

语音时长02:37''

张啟维北京医院

2017/08/30收听(37153)

退变性脊柱畸形的治疗方法

"退变性脊柱畸形治疗原则主要是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目标是治疗临床症状,通过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临床基本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包括非手术治疗,如症状发作时限制患者活动、减轻体重、免负重、局部理疗、应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等缓解症状、局部注射或封闭可有效缓解明确的神经疼痛,对顽固性腰背痛、神经压迫明显的、脊柱侧凸明显进展的,仍需考虑行手术治疗。对比研究发现行手术治疗的此类病情较重患者,治疗效果远远好于非手术治疗患者,尤其在远期随访、疗效观察方面,包括疼痛的缓解程度、患者的腰部活动能力、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整体的生存质量,都会比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有明显的提升,但是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较重、保守治疗无效、急性进展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并不是要完全矫正畸形、改善外观,而是通过手术解除神经压迫、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包括冠状面和矢状位的平衡,尤其是是矢状面的平衡,牢固愈合,防止脊柱侧凸进一步进展。由于此类患者的年龄比较大,常合并有心、肺、脑等全身性疾病以及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内分泌疾病,手术耐受性比较差,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因此,临床治疗上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全身状况以及主要的痛苦和功能受限的,主要想解决的问题,影像学上的畸形并不是我们手术治疗的基本目的,不要盲目扩大手术治疗的范围,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语音时长02:51''

张啟维北京医院

2017/08/30收听(26399)

退变性脊柱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

"早在1958年Cobb在谈到特发性脊柱畸形侧凸治疗时告诫医生,治疗的是患者而不是X线片,今天这一原则对于退变性脊柱侧凸手术治疗更加适用。退变性脊柱侧凸手术与否取决于临床症状,手术设计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实施。目前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方法包括单纯减压、减压加内固定融合以及截骨矫形等,Lenke-Silva根据临床症状及影像的特点,将退变性脊柱侧凸分为六级,并推荐相应的治疗方案:1、一级为椎管狭窄和侧隐窝狭窄,伴有间歇性跛行形或根性症状,影像学无明显的冠状位或矢状位失衡,侧方滑移<2mm,侧凸角度<30°,可行单纯减压。2、二级同时伴有较为严重的腰痛,影像学上冠状面及矢状面代偿平衡,无腰椎后凸,侧方滑移>2mm,脊柱侧凸角度<30°,伴有椎体前方骨赘形成,可行短节段固定及融合。3、三级为伴有严重的腰痛,侧凸角度>30°,无椎体前方骨赘形成,可行累及节段的减压加固定融合。4、四级为严重的跛行、根性症状及腰痛。影像学上冠状面及矢状位代偿平衡,有明显腰椎前凸减少、胸腰椎后凸出现,无椎体前方骨赘形成,可行累及节段的减压加固定融合并重建腰椎前凸。5、五级为失代偿者,但脊柱柔软尚可,可行累及节段的减压加固定融合,需长节段固定到胸时,重建胸腰椎及腰椎矢状位序列。6、六级为严重的跛行、根性症状与腰痛,影像学上表现为冠状位及矢状位失代偿且局部畸形较重,脊柱 僵硬,可行累及节段的减压加固定融合,同时需要进行截骨矫形,恢复矢状位的平衡。该分级系统和治疗策略充分考虑到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及整体平衡情况,相对简单实用,对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语音时长03:09''

张啟维北京医院

2017/08/29收听(3887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6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