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的作用和功能

2021-03-08 12:06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揿针在针灸上应该叫皮内针,也就是把一根小针扎进穴位后针柄留在外面,上面贴上胶布保持固定,几个小时或一天后再把针连同胶布一起拔出来。皮内针或揿针是依靠比较短的针刺,刺激经筋和皮部,然后调动经络、气血起到治疗作用,通常疼痛的患者会用到皮内针,面瘫患者、带状疱疹,或过敏患者也会用到皮内针。

皮内针是针灸方法的一种补充,通常皮内针不会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在针刺后有时会给患者用皮内针,小孩或老人不能接受针刺时,也会用皮内针来代替针刺进行治疗,皮内针对于缓解各种疼痛有一定治疗效果,失眠的患者也会用到皮内针。

分享:

59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2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