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枢性眩晕

2021-07-08 17:27阅读:

手机浏览

  由脑部病变引起的眩晕叫中枢性眩晕,病变多位于脑干、小脑。常见的原因有脑血管病变、颅内肿瘤、颅脑炎症,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脑干肿瘤、脑干脑炎、延髓空洞症、多发性硬化、小脑肿瘤等病变,这些病变如累及前庭核或其联系通路时可产生眩晕,并且眩晕症状持续时间较长。

  中枢性眩晕发作时可伴有偏身活动障碍、麻木、言语不清、视物成双等症状,可出现眼球震颤,且眼震幅度较大,表现为垂直性或旋转性,持续时间长,程度不同,方向多变,甚至呈双相性。此外,患者还可出现前庭减振现象,即弱刺激引起强反应,强刺激引起的反应反而弱。通过变温试验,可发现冷热反应分离,有偏向患侧的优势。

  中枢性眩晕在治疗上分为对症和对因治疗两方面,对症治疗是通过服用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地西泮)、抗组胺药物(盐酸苯海拉明、盐酸异丙嗪)、抗胆碱药物(东莨菪碱、阿托品),缓解眩晕、恶心想吐的感觉。除对症治疗外,还需结合病因进行治疗,中枢性眩晕常见于脑肿瘤、脑血管病患者,脑肿瘤可通过手术切除、放疗等方法治疗;血管性疾病则主要依赖于相应的药物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由医生根据相关检查结果确定。

分享:

18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7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