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胸闷焦虑不安是怎么回事

2021-09-27 11:44阅读:

手机浏览

出现心慌、胸闷、焦虑不安的症状,如果行相关检查未发现什么异常,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应考虑为精神因素影响导致。如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压力过大、睡眠不足、长期维持精神紧张的状态等,可能会导致患者身体出现应激反应,通常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改善症状,在患者去除诱因后可逐渐消失。除生理性因素外,还可能与病理性因素有关:

一、心源性疾病:

如心律失常、肥厚性心肌病、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以及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包积液等,疾病因素影响可能会引起心慌、胸闷、焦虑不安的症状。

1、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患者心脏冲动的频率和起源部位等出现异常,导致患者可能出现心动过速或过缓等症状。通常与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情绪变化较大、睡眠不良等影响因素有关。患者出现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动过缓时,可能会出现心慌、胸闷、焦虑不安的症状,可伴发出汗、憋气、头晕等症状;

2、肥厚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患者临床可表现为心慌、胸闷、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等,可出现焦虑症状;

3、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患者出现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时,也可能出现心慌、胸闷、焦虑不安的症状,胸闷感可表现为压迫、发闷和紧缩性症状,还可伴有烧灼感。常与患者过度劳累、情绪容易激动、过度饱食、环境寒冷、长期抽烟等因素有关,通常在休息或使用药物后症状能够消失。

二、肺部疾病:

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支气管哮喘以及胸腔积液等,也会引起胸部不适,自感胸闷,伴随心慌、焦虑不安。

1、肺炎:肺炎患者主要因肺部受到病原体侵犯,可能出现胸闷、咳嗽、浑身乏力、心慌、焦虑等症状,根据不同感染因素,可能表现出的症状也因人而异;

2、慢性阻塞性肺病: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或呼吸道感染最终导致呼吸困难,可出现胸闷,病情严重时可有焦虑、心慌等不安表现。

三、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以神经官能症为主,其包括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癔症、神经衰弱等,可引起焦虑不安,同时出现机体功能性不适,如心慌、胸闷。

1、焦虑症:焦虑症患者可因长期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等因素导致,常表现出焦虑不安的症状,如焦虑不安的情绪持续,可能引发身体局部产生功能性不适,如心慌、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需积极进行心理治疗进行改善;

2、躯体形式障碍:如长期生活不规律或人格性质影响,常无根据的指出身体部位的疼痛,或胸闷等不适,可因此出现焦虑不安、心慌的表现。

四、其他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低血糖、低血压等,机体代谢异常引起不适,感觉心慌、胸闷、焦虑不安。

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因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受到刺激时常表现为心慌、胸闷、心率加快的症状。可常见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出现焦虑症状,与疾病影响情绪状态有关;

2、贫血:由于红细胞不足造成无法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常有乏力、疲劳感,活动后可出现心悸、心慌、胸闷等不适,由于紧张引发焦虑不安的表现。

分享:

8

相关推荐

经常心慌、焦虑不安是怎么回事

经常心慌、焦虑不安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生理性因素、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经常心慌、焦虑不安可能是由...

蒙华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3/10/10阅读(3437)

心慌心悸焦虑不安是怎么回事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心慌、心悸、焦虑不安的症状,通常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情绪紧张等生理应激状态所引起。如果其症状较为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则可能是由于患有精神心...

常卫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2/01/11阅读(4279)

心慌焦虑不安害怕恐惧怎么回事

"心慌、焦虑不安、害怕、恐惧是非常典型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与患者平时的生活状态和情绪状态有关。焦虑不安、害怕、恐惧等负面情绪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而诱发各种不舒服的症状,心慌就是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形式,患者会感觉心脏跳动得特别快,而且会有重击感,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或者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上述症状会更加的明显。当出现上述症状的时候,患者可能会非常害怕、担心,认为自己可能发生了恶性心律失常,或者担心自己患有心肌梗死,甚至会发生猝死。其实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症状出现的时候,如果非常的惊恐、害怕、担心,这种负面情绪恰恰会导致这些症状持续的时间、频率明显的增多和增高,这样的情绪状态又会导致症状的进一步加重,从而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此时需要就诊于心理科医生,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去准确了解焦虑、抑郁的程度,及时开始进行抗焦虑、抑郁的治疗,才能解决问题,打破恶性循环。在出现上述症状的时候,不要慌张、害怕,要给自己信心、正能量,通过这种积极的心理引导,来克服对疾病的担心,久而久之,就会克服恶性循环,使不适症状得到改善和恢复。"

语音时长01:45''

吕永楠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3/03/23收听(1829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4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