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

2023-12-21 15:41阅读:

手机浏览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胃酶和胃蛋白酶以及其他因素。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之一。它作用于胃黏膜,导致促胃液素和胃酸分泌增多,刺激胃黏膜,引发十二指肠炎症和胃溃疡。

2、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会增加消化性溃疡的风险,尤其是胃溃疡。老年人、同时使用抗凝药或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溃疡。

3、胃酶和胃蛋白酶: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自身消化所致。当这些消化酶的平衡被打破时,胃黏膜就会受到损伤。

4、其他因素:吸烟、遗传、急性应激和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也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吸烟者患消化性溃疡的风险较高,而进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进食过快以及食用刺激性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也可能对胃黏膜造成物理或化学性损害。此外,长期精神紧张、压抑、忧虑等情绪问题也可能引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

参考资料:林允照.常见老年疾病的管理与康复[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9.

分享:

77

相关推荐

消化性溃疡发病原因

"消化性溃疡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现在研究证实,原因就是幽门螺旋杆菌,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证实,在消化性溃疡中起到主导作用,从那时间开始,对于溃疡治疗的方法就产生了改变,首先是杀幽门螺旋杆菌,就是抗幽门螺旋杆菌,因为这个细菌可以产生一些毒素,临床叫空泡毒素,毒素蛋白因子,可以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形成胃溃疡。第二、最常见原因就是非甾体的药物,吃一些止疼药物,感冒加一些退烧止疼的。比如风湿病人长期吃抗风湿止疼的,比如心脑血管的人长期吃一些抗炎药,阿司匹林,还有一些疾病,比如血液病,比如风湿病,吃激素,这些也是导致溃疡的第二大原因。第三、溃疡原因跟生活有关,比如长期的饮酒、抽烟,会促使胃酸分泌,导致胃溃疡。所以自从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以前的学说是有酸就有溃疡。在临床还是使用的,因为在临床上发现有一部分溃疡不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部分溃疡病人,由于胃酸多也会形成溃疡。还有一种溃疡的形成原因跟运动有关,所谓运动有关,就是病人的情绪方面,如果病人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或者处于一种长期的兴奋、亢奋状态,这种情况会使身体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出现紊乱。最终会导致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减退,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形成溃疡。临床上常见的一些重症病人,还有一些病人,长期伏案工作者,劳累工作者,比如一些司机,长期的劳累、奔波、熬夜,都是导致溃疡的原因。还有寒冷的刺激情况,中医尤其注重,因为寒冷,中医说寒使血管收缩,也可以使局部的血管收缩,血液功能不好,出现了上皮的脱落、糜烂、溃疡形成。形成溃疡原因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病人有意和无意中吞食了强酸、强碱情况,很快就会把食管、胃的黏膜,腐蚀、糜烂。但这种情况都是意外情况,临床常见的还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非甾体的药物、精神因素、饮食的因素比较多一些。"

语音时长04:19''

李合国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01/25收听(5420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