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偏低的原因及危害

2023-04-06 18:34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在临床上没有甲胎蛋白偏低的说法,甲胎蛋白的正常值是0-5ng/mL,每个医院的试验方法不同,可能数值上面有所差异。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临床上没有甲胎蛋白偏低的说法,从而也不存在甲胎蛋白偏低导致的危害,甲胎蛋白只有正常和升高两种情况。

一般情况下,活动性肝炎、原发肝细胞肝癌、妇科肿瘤及畸胎瘤都可以导致甲胎蛋白升高。如长期感染肝炎的患者,处于肝炎活动期,导致肝功能损害,其甲胎蛋白可以升高,这时必须进行抗病毒治疗,及进行保肝护肝的处理。如果肝脏上面发生新生肿块,突然出现甲胎蛋白升高,这种情况考虑是原发的肝细胞肝癌,必须及时手术,切除病变的肝叶或者肝段,达到治愈的目的。还有妇科肿瘤或者畸胎瘤,也会导致甲胎蛋白的升高,也需要及时手术切除肿瘤、切除病变,甲胎蛋白也可以降低到正常。

分享:

51

相关推荐

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以及危害?

"甲胎蛋白主要是胎儿肝中合成的一种产物。但是胎儿出生后2周甲胎蛋白就从血液中消失了,正常人血清中放射免疫电泳甲胎蛋白的值一般是小于25μg\/L,但是如果超过25μg\/L为阳性,如果大于25μg\/L,但是小于400μg\/L为低浓度的阳性,超过400μg\/L以上为高浓度的阳性。甲胎蛋白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肝功能检测中间,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间发现甲胎蛋白持续大于200ng\/mL的,如果持续8周以上;甲胎蛋白如果是阳性,而且定量直接大于400ng\/mL的,这两种情况就高度要怀疑有没有原发性肝癌,同时还得排除正在妊娠或者生殖腺胚胎的肿瘤。甲胎蛋白含量的检测主要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能鉴定急性肝炎和肝硬化。曾经上海瑞金医院报道过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之间,急性肝病患者甲胎蛋白升高后相应治疗,病情好转以后基本上都能下降到正常,但肝硬化患者呈下降趋势,但是有部分人会持续低水平,如果是肝癌患者只会持续逐步的上升。还有对先天性疾病的诊断,羊水里面甲胎蛋白的含量已经引起了重视,可以发现无脑儿羊水中含量显著增高,先天性的肾病和脊柱裂的患者也会有部分升高,所以甲胎蛋白在羊水中的测定还有助于某些先天性疾病出生前的诊断。血清甲胎蛋白升高还可出现于畸胎瘤、睾丸和卵巢的肿瘤。母体血中甲胎蛋白升高,还见于异常的妊娠。总之,甲胎蛋白偏高原因最需要重视的还是原发性肝癌,200ng\/mL,是要求8周以上的持续水平;如果是400ng\/mL的,一般就得高度重视是不是有原发性肝癌指标升高。妊娠新生儿也会出现一过性升高。甲胎蛋白偏高还有可能与非恶性疾病、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复期、肝硬化、先天性胆管闭塞症,还有畸形胎儿等有关,与生殖细胞肿瘤也有相关性。新生儿肝炎,30%新生儿肝炎也可以测到甲胎蛋白,其他损伤比如充血性的肝肿大、毛细血管扩张症、先天性的酪氨酸病,孕妇3-6个月以内的,还有生殖系统的肿瘤也常常有甲胎蛋白升高的风险,但是甲胎蛋白增高不一定就是肝癌,要临床具体情况具体鉴别。\r"

语音时长01:58''

韩海啸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17/07/20收听(43522)

尿酸偏低的原因及危害

"尿酸水平偏低,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长时间的素食可以导致尿酸水平偏低,因为尿酸主要是由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代谢所产生的。因此,如果是长时间的素食的话,就会导致尿酸水平的偏低。第二、某些微量元素或者是矿物质缺乏,比如锌、镁、维生素D和维生素B12缺乏的情况下,也可以造成尿酸水平的偏低。第三、患上了肝脏的疾病,肝脏疾病会累及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功能出现异常,嘌呤的合成就会减少,或者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就会受到抑制,不能把嘌呤氧化成尿酸。所以,尿当中或者血液当中的尿酸水平就会下降。第四、如果肾小管的功能出现了损伤,或者损害,比如近端小管的重吸收减少,或者分泌的功能增加,就会降低与血液尿酸的浓度,从而导致尿酸性的肾性的低尿酸血症。因为尿酸作为一种代谢产物,实际上低尿酸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危害,所以,如果临床当中出现了尿酸水平偏低的情况,应该从以上几种情况的去鉴别,考虑到底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血尿酸水平的偏低,如果是饮食的因素,可以进食一些高蛋白的肉类,比如动物的内脏或者一些海鲜。这样的情况下,血尿酸水平就会升高到正常的范围。当然也涉及到一个度,过度的摄入又会导致高尿酸血症。因此,对于尿酸水平偏低,实际上也不必过于的担心,正确分析它的原因,一般低尿酸不会对身体造成比较明显的危害。"

语音时长02:40''

杨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5/29收听(84678)

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及危害

"碱性磷酸酶是在生化检查中一种重要的生化指标,广泛分布于人体的肝脏、骨骼、肠、胃以及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所以一般当肝脏、骨骼以及消化系统疾病时,往往可引起碱性磷酸酶的异常。碱性磷酸酶偏低,一般认为是由于病理性因素导致,如果检测到自身碱性元素偏低,而数值接近正常,大多没有问题,低得不算特别多的时候,一般需要复查,但如果明显低于正常,则应该到医院就诊。一般临床上引起碱性磷酸酶明显偏低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类:第一、各种原因的贫血引起的碱性磷酸酶偏低,尤其多见于青少年、儿童等,贫血严重时碱性磷酸酶明显降低;第二、一些慢性肾炎、肾脏疾病,可以引起碱性磷酸酶值偏低;第三、见于病毒感染的时候,有时也可以引起碱性磷酸酶的偏低,比如流感或者是其它的病毒感染;第四、儿童的甲状腺功能不全或者是甲状腺功能降低等,可以引起碱性磷酸酶的偏低,所以如果儿童出现碱性磷酸偏低,也应格外重视。此外还见于其它的疾病,比如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坏血病,或者有肿瘤性的恶病质、遗传性低蛋白血症等等都会导致碱性磷酸酶的偏低。"

语音时长02:04''

李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0/04/05收听(4623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1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